时间: 2025-04-26 05:0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21
词汇“[器人]”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机器人”的误写或者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将假设“[器人]”是“机器人”的误写,并基于“机器人”进行分析。
机器人:一种能够执行预定任务的自动化设备,通常由电子、机械和软件系统组成,能够模拟人类的某些行为或执行特定的重复性工作。
“机器人”一词源自捷克语“robota”,意为“强制劳动”,后来被引入英语成为“robot”。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定义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制造业、服务业甚至家庭生活。同时,机器人也引发了关于就业、伦理和人类未来的广泛讨论。
机器人往往让人联想到未来、科技进步和效率,但也可能引发对失业和人类角色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机器人可以用于家庭清洁、陪伴老人和儿童、甚至在医疗领域进行手术辅助。
在诗歌中,机器人可以被描绘为孤独的探索者,寻找与人类共存的意义。
机器人常常与金属质感、机械**声和电子音效联系在一起,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增强了机器人的科技感。
在不同文化中,机器人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日本,机器人常常被视为友好和可爱的伙伴,而在西方,机器人可能更多地与冷酷的工业化联系在一起。
机器人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和担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机器人的多重含义和应用场景,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沟通和创造。
1.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