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0:24
正规军:字面意思是指按照国家法律和军事组织规定组建、训练和装备的军队,通常由政府或官方机构直接指挥和控制。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具有正式编制、遵守国际法和战争规则的军队,与游击队、民兵等非正规武装力量相对。
正规军一词源自军事术语,强调军队的正式性和合法性。随着国际法和战争规则的发展,正规军的定义也在不断演变,特别是在处理非传统安全威胁和非对称战争方面。
在许多文化中,正规军代表着国家的权威和力量,是国家安全和秩序的象征。在社会背景中,正规军的存在往往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
正规军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纪律、秩序和权威。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尊敬和信任,也可能引起恐惧和排斥,这取决于个人的经历和观点。
在个人经历中,正规军可能与国家的重大(如国庆阅兵)或历史(如战争纪念日)相关联,这些经历可能加深了对正规军的理解和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将正规军比喻为“钢铁的洪流,无情的纪律”,在故事中,可以描绘正规军在面对非传统威胁时的挑战和转变。
正规军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整齐的队列、统一的制服和严肃的面孔。听觉联想可能包括军号声、步操声和指挥官的口令。
在不同文化中,正规军的概念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文化中,正规军可能更强调忠诚和牺牲,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更强调技术和效率。
正规军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在文化和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通过对正规军的深入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军队的组织和功能,以及它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规军这一词汇的灵活运用,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规】
(会意。金文字形,从聿从周,当系以规画之意。本义:画圆的器具,今指圆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规,有法度也。从矢,从见,会意。 、 《孟子》-规矩方圆之至也。 、 《诗·沔水》序·笺-规者,正圆之器也。 、 《楚辞·离骚》-圆曰规,方曰矩。 、 《墨子·天志上》-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 、 《荀子·赋》-圆者中规,方者中矩。 、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组词】
规绳、 规旋、 规轮、 规轴
3.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