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4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46:31
憩息(qì x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短暂的休息或睡眠,通常指在紧张或劳累之后的小憩,以恢复体力和精神。
憩息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字形和发音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已有使用,意指短暂的休息。
在中国文化中,憩息常与自然、和谐及养生联系在一起。例如,古代文人常在山水间憩息,以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创作的灵感。
憩息一词常带有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悠闲的午后、轻柔的风和宁静的湖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在午饭后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憩息,这让我下午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诗歌:
在繁忙的都市中,我寻找一片憩息的绿洲,
让心灵在书页间轻轻憩息,
忘却尘世的喧嚣,
只留下宁静的呼吸。
视觉:想象一片宁静的湖面,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一个人坐在湖边的长椅上,闭目憩息。 听觉:轻柔的鸟鸣声,微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憩息可以对应为“rest”或“recess”,但“rest”更偏向于长时间的休息,而“recess”则更偏向于短暂的休息或课间休息。
憩息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指代身体上的短暂休息,也象征着心灵上的宁静和放松。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平衡工作与休息,追求身心的和谐。
1.
【憩】
休息。
【引证】
《尔雅》-憩,息也。 、 《诗·召南·甘棠》-召伯所憩。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憩。 、 清·袁枚《祭妹文》-憩书斋。 、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