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2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1:16
词汇“暗蔼”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雅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暗”和“蔼”两个部分来理解。
结合起来,“暗蔼”可能指的是一种朦胧、隐约的和气或云气状态,也可能指一种不易察觉的、温和的氛围。
由于“暗蔼”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并不广泛。在古文或诗词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朦胧、隐约的美感或氛围。
“暗蔼”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汉语,其中的“暗”和“蔼”都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词汇的组合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被使用,但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变得不常见。
在古代文学中,“暗蔼”可能被用来营造一种神秘、幽深的氛围,这种用法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朦胧美感的追求。
“暗蔼”这个词可能给人一种神秘、温柔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雾气、古代宫廷的幽深,或者是一种不易察觉的温柔。
由于“暗蔼”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如果要在日常对话中使用,可能需要特定的语境来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暗蔼”来描绘一种朦胧的美感:
晨曦初露,暗蔼缭绕,
山峦如墨,水波如绸。
“暗蔼”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雾气、朦胧的山水画,或者是一种轻柔的音乐,如古筝的悠扬旋律。
由于“暗蔼”是一个较为特定的汉语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需要通过解释或比喻来传达其含义。
“暗蔼”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美学意味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广泛,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然可以找到其踪迹。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需要谨慎使用,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1.
【暗】
(形声。从日,音声。本义:昏暗)。
同本义。与“明”相对。
【引证】
《说文》-暗,日无光也。 、 《论衡·说日》-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时光暗,故大。 、 蔡元培《图画》-体之感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昏暗、 暗中摸索
2.
【蔼】
树木生长繁茂。
【引证】
《广雅》-蔼蔼,盛也。 、 《集韵》-蔼,茂盛貌。 、 《楚辞·宋玉·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组词】
蔼彩
盛多的样子。
【引证】
《尔雅》-蔼蔼、济济,止也。 、 《诗·大雅·卷阿》-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 《楚辞·逢纷》。注:“盛多貌。”-才夫蔼蔼而曼着兮。 、 扬雄《河东赋》-郁萧条其幽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