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3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32:06
“修史”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编纂或修订历史书籍,特别是指官方或学术机构对历史资料的整理、研究和编写工作。它涉及到对历史**的记录、分析和解释,以形成系统的历史叙述。
在文学语境中,“修史”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位历史学家或作家的工作,强调其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和严谨态度。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档案学和出版业,它是一个常用术语。
“修史”一词源于汉语,其中“修”意味着修正、整理,“史”指历史。在古代**,修史是一项重要的官方活动,如《史记》的编纂就是典型的修史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包括了对历史资料的现代研究和分析。
在**文化中,修史被视为一项崇高的工作,因为它涉及到对国家和社会历史的记录和传承。官方修史工作往往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认为是国家记忆的一部分。
提到“修史”,我联想到的是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历史的厚重感。这个词让我感到一种对过去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曾参与过一个小型的历史研究项目,虽然规模不大,但也体验到了修史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修史”:
在时间的河流中,修史者如舟,
划过波涛,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每一笔,每一页,都是对过去的致敬,
修史,是对未来的承诺。
想象一位历史学家在昏黄的灯光下,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古籍中,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这种场景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istoriography”(历史编纂学),它也涉及到对历史的研究和编写,但更侧重于方法论和学术研究。
“修史”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学术术语,也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的象征。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和知识。
1.
【修】
(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修,饰也。 、 《礼记·礼运》。注:“犹饰也。”-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 《楚辞》-美要眇兮宜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修敬也。
【组词】
修容、 修词、 修饰边幅、 修娖
2.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