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9:27
词汇“修古”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情境出发。以下是对“修古”这一词汇的分析:
“修古”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修复或研究古代的事物,包括文物、文献、建筑等。在某些语境下,它可能还指代对古代文化的学*和传承。
由于“修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但从字面上看,“修”字常与修复、修理相关,“古”字则指古代。
在**文化中,对古代文物的保护和修复一直受到重视,因此“修古”这一概念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提到“修古”,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古代智慧的敬仰。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参与或了解到有关文物修复的项目,可能会直接接触到“修古”这一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悠悠,修古之心不改,每一块古砖,都承载着千年的故事。”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相关的概念如文物保护、历史研究等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修古”这一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对于语言学*和表达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1.
【修】
(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修,饰也。 、 《礼记·礼运》。注:“犹饰也。”-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 《楚辞》-美要眇兮宜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修敬也。
【组词】
修容、 修词、 修饰边幅、 修娖
2.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