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0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00:23
列传:在文学和历史学中,列传是指对个人或小团体的事迹、生平、成就等进行详细记载的文体或篇章。它通常是史书或传记文学的一部分,用以记录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展现其个性、贡献和影响。
“列传”一词源自**古代史学,最早见于《史记》。随着时间的推移,列传的形式和内容都有所发展,但其核心目的——记录和评价历史人物——始终未变。
在**文化中,列传是历史记载的重要形式,它不仅记录了个人事迹,也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和历史观念。列传的编写和阅读在历史上一直是知识分子的重要活动。
列传往往给人以庄重、权威和详实的感觉。阅读列传可以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物的鲜活,激发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或反思。
在历史学*中,我曾深入研究过《史记》中的列传部分,这些详实的记载让我对古代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创作一篇历史小说时,我借鉴了列传的写作手法,通过详细描绘主人公的生平事迹,使故事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
想象一部纪录片,背景音乐庄重而深沉,画面切换着历史人物的画像和他们的重要事迹,这样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让人深刻感受到列传的魅力。
在西方文学中,类似的文体被称为“传记”(biography),虽然在形式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对个人生平的详细记载。
列传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学的文体,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也展现了人物的多维面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列传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叙述的深度和广度。
1.
【列】
(形声。从刀,本义:割,分)。
“裂”的古字。分割;分解。
【引证】
《说文》-列,分解也。 、 《荀子》-古者列地建国。 、 《管子·五辅》。注:“决之也。”-大袂列。 、 《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
【组词】
列断、 列地、 列缺、 列土分茅
2.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