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22:0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2:08:52
劲力 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劲”和“力”。其中,“劲”通常指力量、力气或者强烈的动力,而“力”则指力量或能力。结合起来,“劲力”通常指的是强大的力量或动力,强调的是一种强劲、有力的状态或能力。
在不同的语境中,“劲力”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劲力”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和现代没有太大变化,主要用来形容力量或动力的强劲。
在**文化中,“劲力”常常与阳刚之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对力量和活力的推崇。
“劲力”这个词给人以积极、充满活力的感觉,联想到了**员在赛场上的拼搏,或是工人在劳动中的坚韧不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健身房看到一位老人以惊人的劲力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的健身动作,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劲力”:
晨曦中,劲力如潮涌, 每一叶片,都承载着希望的光芒。
视觉上,“劲力”可能让人联想到肌肉线条分明的**员;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拳击手出拳时的呼啸声。
在英语中,“劲力”可以对应“strength”或“power”,但“劲力”更强调的是一种强劲和有力的状态。
通过对“劲力”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在描述物理力量时非常有用,也能很好地表达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以丰富我的词汇表达。
1.
【劲】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劲,彊也。 、 《字林》-劲,强也。 、 《礼记·乐记》-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 、 《战国策·宋策》-夫梁兵劲而权重。 、 《列子·说符》-孔子之劲。 、 《淮南子·说林》-弓先调而后求劲。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良将劲弩守要塞。 、 《战国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风力虽尚劲。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此劲敌也。
【组词】
刚劲;劲弩、 劲酒、 劲节、 劲武、 劲猛、 劲兵、 劲卒、 劲勇、 劲锐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