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5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51:38
木射(Mù sh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木头制成的箭或投射物。在古代,木射可能指的是用弓箭射出的木制箭矢,或者是一种用木头制成的投掷武器。
在文学作品中,木射可能被用来形容古代战争或狩猎场景,强调其原始和朴素的特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军事相关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军事历史研究中,木射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武器的类型和使用情况。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木射更强调材质,而木箭和木矢则更通用,不特指材质。反义词则强调了材质的不同,从木头到金属的转变。
木射的词源直接来源于其材质和用途,即木头制成的投射物。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古代,木射可能是常见的武器之一,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技术和资源利用情况。
木射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战争场景,给人一种原始和朴素的感觉。它也可能唤起对古代文化和技术的兴趣和好奇。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展示的木射,这让我对古代的军事技术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木射融入描述古代战争的场景:
风起云涌战鼓鸣,
木射飞矢破长空。
勇士挥戈战沙场,
千古英名留史中。
木射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画面,伴随着战鼓声和箭矢飞行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用其他材质制成的箭矢,如石箭或骨箭,这反映了不同文化在资源利用上的差异。
木射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技术和文化背景。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