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1:33
打定主意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决定了一个想法或计划”,通常用来描述某人经过思考后做出的坚定决定。这个词汇强调了决定的坚定性和不可动摇性。
“打定主意”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打”字的多功能性,常用来表示完成或确定某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表达坚定的决心。
在**文化中,坚定和果断被视为积极的品质。因此,“打定主意”这个词汇在鼓励人们做出决定并坚持下去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个词汇给人以坚定和自信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一个果断的人,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打定主意”来描述自己在面对重要决策时的状态,比如决定职业道路或选择居住城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打定主意,选择了那条充满挑战的路,心中无悔。”
视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坚定有力的声音,宣布自己的决定。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ke up one's mind”,虽然表达的意思相似,但文化背景和使用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打定主意”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表达坚定的决心和不可动摇的信念。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
南宫敬叔和夫子最契合,请他先容,最为合宜,打定主意,便一径往访敬叔。
他~非把事情弄明白不可。
1.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3.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
4.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