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6:36
小暑: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7月日或7日,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字面意思是“暑气开始”,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相对于“大暑”而言,小暑的气温较为温和。
小暑一词源自**古代的农耕文化,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节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暑的含义和使用方式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
在*文化中,小暑与夏季的饮食惯、农事活动紧密相关。例如,人们会根据小暑的节气来调整饮食,多吃清凉解暑的食物。
小暑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炎热和活力。它让人联想到夏日的阳光、蝉鸣和绿意盎然的景象,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注意防暑降温。
在个人生活中,小暑可能意味着暑假的开始,家庭可能会计划一些户外活动,如野餐、游泳等。
在诗歌中,小暑可以被用来营造夏日的感觉:
小暑时节,阳光如金, 蝉鸣声声,绿叶婆娑。 炎炎夏日,心静自然凉, 一杯清茶,消暑解渴。
在其他文化中,虽然没有“小暑”这个特定的节气,但夏季的开始也有类似的庆祝和准备活动。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夏至(Summer Solstice)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小暑作为一个节气词汇,不仅在的农耕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提醒人们注意季节变化的角色。了解小暑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季节性的健康和饮食*惯。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暑】
(形声。从日,者声。本义:炎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暑,热也。 、 《易·系辞》-一寒一暑。 、 《诗·小雅·四月》-六月徂暑。 、 《礼记·月令》-土润溽暑。 、 《《素问·天玄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 、 《韩非子·人间训》-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 、 晁错《言守边备塞疏》-乌兽稀毛,其性能暑。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 宋·苏轼《教战守》-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组词】
暑溽、 暑岁、 暑夏、 暑寒、 暑湿
炎热的日子。
【引证】
《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 、 《韩非子·显学》-寒暑不兼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