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6:05
词汇“四纷五落”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散乱无序,或者人群分散、离散的状态。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四纷五落”字面意思是指事物或人群分散得非常零乱,没有秩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混乱、无序的场景。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四”和“五”这两个表示多和杂的数字,结合“纷”和“落”这两个表示散乱和下落的动作构成的。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混乱的场景。
在**文化中,秩序和和谐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四纷五落”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无序状态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体现了对秩序和和谐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混乱和不安的感觉。在使用时,它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无序、混乱和失控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杂乱无章的房间或者一个组织混乱的活动。例如,当我看到一个书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和文件时,我可能会说:“这个桌子真是四纷五落,需要好好整理一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四纷五落,点缀着无边的天际,如同散落的珍珠。”
想象一个战场,士兵们四纷五落,战马嘶鸣,刀剑交击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会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disarray”或“in chaos”,它们也用来描述无序和混乱的状态。
“四纷五落”这个成语在描述无序和混乱的场景时非常有力。它不仅能够传达出场景的混乱程度,还能够唤起人们对秩序和和谐的渴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刘繇军兵大败,众皆四纷五落。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纷】
(形声。从糸(mì),分声。从“糸”,表示与线丝等有关。本义:马尾韬,扎束马尾的丝麻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韬,剑衣也。引申凡为衣之称。《释名》曰:‘纷,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纷,马尾韬也。
3.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4.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