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49
“不夜珠”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它听起来像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不会熄灭的珠子”,暗示这颗珠子具有某种永恒的光芒或能量,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光辉。
由于“不夜珠”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使用方式:
由于“不夜珠”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不夜”(意为不眠、不休息)和“珠”(通常指珍珠或宝石)组合而成,创造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不夜珠”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比如在某些神话或传说中,它可能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或是某种神秘力量的载体。
“不夜珠”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永恒、希望和光明,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由于这个词汇的非标准性,个人在生活中可能不太会遇到直接与“不夜珠”相关的经历或故事。但如果有人在自己的创作或想象中使用这个词汇,它可能会成为一个独特的符号或象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不夜珠”来描绘一个永不熄灭的希望:
在那遥远的天边, 有一颗不夜珠闪烁, 它的光芒穿透黑暗, 照亮了旅人的心房。
“不夜珠”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或是古老传说中的神秘宝石。在视觉上,它可能与夜空、星光、宝石等图像相关联;在听觉上,可能与宁静的夜晚、轻柔的音乐相联系。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不夜珠”的词汇,但类似的象征意义可能在不同的文化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比如在西方文化中的“永恒之光”或“不灭之星”。
“不夜珠”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诗意,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趣。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3.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珠,蚌之阴精。 、 《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 、 《尸子》-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 、 《淮南子·说山》-渊生珠而岸不枯。 、 《周礼·玉府》-珠盘玉敦。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大珠四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