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2:07
“下场门”这个词汇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戏剧舞台上的一个出口,特指演员在表演结束后或需要退场时使用的门。这个词汇在戏剧领域中有着特定的含义,是舞台布景和表演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学作品中,“下场门”可能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某人或某事物的结束或退出,如“他的政治生涯从那扇下场门悄然退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戏剧专业人士的交流中,它是一个基础术语。
“下场门”这个词汇源自戏剧舞台的实际布局和使用需求。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这个词汇一直保持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显著的语义变化。
在戏剧文化中,“下场门”是舞台设计的一部分,反映了戏剧表演的流程和规则。它也是戏剧教育中的一个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戏剧表演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对于戏剧爱好者或从业者来说,“下场门”可能唤起对戏剧表演结束的感慨,或是对演员表演生涯的某种象征性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参与或观看戏剧表演时,了解“下场门”的概念可以帮助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表演。
在创作一首关于戏剧的诗时,可以使用“下场门”来象征故事的结束或角色的转变:
当灯光渐暗,幕布轻垂, 他从下场门悄然离去, 留下的是观众的掌声, 和心中未完的故事。
想象一个戏剧舞台,演员从“下场门”缓缓退出,背景音乐渐渐减弱,这种场景可以唤起一种结束和过渡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术语可能是“exit door”或“backstage door”,但这些词汇没有“下场门”在中文中所具有的特定戏剧文化内涵。
“下场门”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戏剧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实用和象征意义。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戏剧艺术和文化。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场】
3.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1. 【下场】 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