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2:23
词汇“板权”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版权”的误写或特定语境下的缩写。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将以“版权”为基础进行探讨。
版权: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复制、发行、表演、展示、广播和通过数字网络传播作品等。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版权保护作者的原创作品不被未经授权的复制或传播。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谈论某本书或电影的版权问题,例如“这本书的版权属于作者”。 专业领域:在法律和出版领域,版权是一个核心概念,涉及版权登记、版权转让和版权侵权等。
同义词:著作权、版权法 反义词:无(版权是一个法律概念,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词源:版权一词源自拉丁语“copia”,意为“复制”,后来演变成现代英语中的“copyright”。 演变:随着技术的发展,版权的定义和保护范围也在不断扩展,特别是数字时代的到来,对版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意义和影响:版权保护鼓励创新和创造,同时也保护了作者的经济利益,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情感反应:版权问题常常引发争议和讨论,涉及到公平、正义和创新等价值观。 联想:提到版权,可能会联想到法律诉讼、知识产权保护和创作者权益。
经历或故事:在大学期间,我参与了一个项目,需要使用一些受版权保护的图片,我们通过合法渠道购买了使用许可,确保了项目的合法性。
诗歌:
在文字的海洋里,版权是灯塔,
指引着创作者,守护着他们的宝藏。
每一行诗句,每一幅画卷,
都是心灵的结晶,不容侵犯的疆界。
视觉联想:版权可能让人联想到书籍、音乐CD、电影海报等,这些都是版权保护的对象。 听觉联想:听到“版权”这个词,可能会想到法律讲座、版权声明的朗读声。
不同语言: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copyright”,在法语中是“droit d'auteur”,在德语中是“Urheberrecht”。 使用情况:不同国家对版权的法律保护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但基本原则相似。
理解:版权是保护创作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概念,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利益,也关系到整个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版权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尊重他人的创作成果,同时也鼓励我们自己的创新和创造。
1.
【板】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木板。 同: 版
【引证】
《玉篇》-板,木片也。 、 《诗·秦风 ·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五板而堵。 、 《诗·鸿雁》传-一丈为板。 、 《礼记·檀弓》。-今一日而三斩板。
【组词】
板舆、 板梯、 板箱
2.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