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0:29
词汇“挹挬”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甚至在标准汉语词典中难以找到确切的定义。根据字面组合,“挹”通常指汲取或舀取,而“挬”则较为生僻,可能与某种动作或状态有关。由于“挹挬”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以下分析将基于假设和推测。
假设“挹挬”是一个复合词,可能的意思是“舀取并移动”或“汲取并传递”。
由于“挹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极为有限。如果存在,可能出现在非常专业的文献或古籍中,描述特定的动作或过程。
由于词汇的罕见性,难以提供实际的例句。假设的例句可能如下:
同义词可能包括“汲取”、“舀取”等,反义词则可能是“倾倒”、“释放”等。
由于“挹挬”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被淘汰。
如果“挹挬”存在于某些古籍或专业文献中,它可能反映了特定文化或技术背景下的操作或行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挹挬”可能带来陌生和困惑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由于词汇的罕见性,个人应用的例子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学术或技术讨论中会遇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挹挬”用作一个象征性的词汇,代表某种古老或神秘的动作。
由于词汇的抽象性,视觉和听觉联想可能较为模糊,可能联想到古代的汲水工具或某种仪式性的动作。
由于“挹挬”不是一个通用词汇,跨文化比较不适用。
“挹挬”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学习和分析更多基于假设和推测。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类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历史深度。然而,由于其罕见性,实际应用和理解可能较为有限。
1.
【挹】
舀;酌。把液体盛出来。
【引证】
《说文》-挹,抒也。从手,邑声。 、 《珠丛》-凡以器斟酌于水谓之挹。 、 《荀子·宥坐》。注:“酌也。”-弟子挹水而注之。 、 《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 《西游记》-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
【组词】
挹受、 挹盈、 挹酌、 挹彼注此(兹)(将彼器的液体倾注于此器、 挹盈注虚、 挹掬、 挹斗扬箕
引;牵引。
【引证】
晋·郭璞《游仙诗》-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 《警世通言》-接倾城之貌,挹希世之人。
【组词】
挹胜、 挹慕
2.
【掬】
两手相合捧物。
【引证】
《礼记·曲礼》。释文:“两手曰掬。”-受珠玉者以掬。 、 《左传·宣公十二年》。注:“两手可掬。”-舟中之指可掬也。
【组词】
以手掬水;掬示
撅;翘起。
【引证】
《西游记》-八戒采着马,掬着嘴,摆着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