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0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04:58
词汇“曲防”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曲”可以指弯曲、不直,而“防”则有防御、防范之意。结合起来,“曲防”可能指的是一种弯曲的防御结构或策略。
“曲防”可能指的是一种利用弯曲形状来增强防御效果的结构或方法。在古代军事防御中,弯曲的城墙或壕沟可以增加敌人进攻的难度,提高防御的效率。
在文学作品中,“曲防”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隐晦或间接的防御手段,如在政治斗争或人际关系中的巧妙应对。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古代军事研究或历史学中,可能会提及。
“曲防”可能是由古代军事术语演变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历史或军事研究领域仍有一定的应用。
在**古代,城墙和防御工事的设计往往体现了当时的军事思想和文化特点。“曲防”作为一种防御策略,反映了古人对于防御工事设计的智慧和创新。
提到“曲防”,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场景,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军事策略的精妙。
在现代生活中,“曲防”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建筑或军事策略时,可能会被提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古城墙上曲防立,岁月沧桑见证史。”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城墙的弯曲轮廓,结合音乐,可能会选择一些古风音乐,营造出一种古代战场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防御策略可能也有类似的词汇,如欧洲中世纪的城堡设计中也常有弯曲的防御结构。
“曲防”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古代军事防御的一种智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防】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防,堤也。 、 《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 、 《礼记·郊特性》-祭防与水庸。 、 《管子·度地》-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 、 《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