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4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44:13
词汇“枇沐”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组合,“枇”通常指枇杷,一种水果,而“沐”则有沐浴、洗涤之意。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一种比喻性的含义,比如指某种净化或更新过程,类似于“沐浴更衣”中的“沐”所表达的清洁和更新之意。
1.
【枇】
食器。 同: 匕
【引证】
《礼记·杂记让》-杵以梧,枇以桑,长三尺。
用篦子梳发。 同: 篦
【引证】
《后汉书·济北惠王寿传》-头不枇沐,体生疮肿。
2.
【沐】
(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洗头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沐,濯发也。 、 《诗·小雅·采绿》-予发曲局,薄言归沫。 、 《周礼·宫人》-共王之沐浴。 、 《左传》-沐则心覆。 、 《公羊传·隐公八年》-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 、 《礼记·檀弓》-夫子助之沫椁。 、 《论衡·讥日》-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组词】
沐发、 沐澡、 沐濯、 沐芳、 沐巾、 沐盆、 栉风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