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5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59:39
词汇“活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活径”可以理解为“活动的路径”或“灵活的路径”。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我们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活径”可以解释为一条可以灵活变化的路径,或者是一条充满活力的路径。它可能指的是在物理空间中可以改变方向或形状的路径,也可能比喻性地指代在思维、策略或生活中的灵活路径。
由于“活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一条充满变化和生命力的道路;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生活轨迹或职业道路的灵活性;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生态学中,它可能指代一条可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路径。
由于“活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活”和“径”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活”表示活动或灵活,“径”表示路径。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活径”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或策略,强调适应性和灵活性。
“活径”可能给人一种积极、充满活力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不断前进、适应变化的形象。
在个人生活中,“活径”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或生活选择,强调其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活径”来形容一条充满生命力的河流:
活径蜿蜒,水波荡漾,
岁月流转,不息向前。
“活径”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条蜿蜒的小径,周围是生机勃勃的植物,鸟鸣声此起彼伏。
由于“活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
“活径”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思考路径的灵活性和生命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断变化和适应的事物,强调其积极和动态的特性。
1.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
2.
【径】
(形声。从彳(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径,步道也。 、 《字林》-径,小道也。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礼记·月令》-审端径术。 、 《礼记·曲礼》-送丧不由径。 、 《论语》-行不由径。 、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 、 《离骚》-夫惟捷径以窘步。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 唐·杜甫《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
【组词】
径术、 径路、 径逾、 径行、 径界、 径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