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0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07:36
“惜力”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珍惜力量或节省力气。它强调在行动或工作中不浪费体力,合理分配和利用自己的能量,以达到更高效或更持久的效果。
在文学作品中,“惜力”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物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能够明智地分配自己的资源,不轻易耗尽自己的力量。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惜力”来提醒他人不要过度劳累,要注意休息和恢复。在专业领域,如体育训练或工程管理中,“惜力”可能涉及到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省力”更侧重于减少力量的使用,“节力”则强调有节制地使用力量,“留力”则是保留力量以备不时之需。反义词则表示相反的概念,即不节省或过度使用力量。
“惜力”一词源于汉语,由“惜”和“力”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惜”有珍惜、爱惜的意思,“力”则指力量或力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惜力”逐渐被用来形容在各种活动中合理使用和保护自己的力量。
在**文化中,“惜力”与传统的节俭和勤劳的美德相联系。它强调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和精力的恢复,这与中医的养生理念相契合。
“惜力”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和智慧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冷静,合理规划自己行动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提醒自己在工作和学*中要惜力,不要过度劳累,这样才能保持长期的效率和健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惜力”: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学会了惜力,
不轻易让汗水浸透每一寸土地。
智慧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惜力,是我不变的信条。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炎热的夏日里,汗水顺着额头滑落,但他依然保持着节奏,不急不躁,这就是“惜力”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而有节奏的呼吸声,象征着对力量的珍惜和控制。
在英语中,“惜力”可以对应到“conserve energy”或“save one's strength”这样的表达。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观念,即在行动中合理使用和保护自己的力量。
通过对“惜力”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在生活和工作中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提醒我要珍惜自己的体力,也启示我在其他方面,如时间管理和情绪控制上,也要学会“惜力”。
1.
【惜】
(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惜,痛也。 、 《楚辞·惜誓序》-惜者,哀也。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为陛下惜之。 、 宋·苏洵《六国论》-惜其用武不终。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岁月为可惜。
【组词】
可惜、 痛惜、 惜伤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