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4:36
“屠斩”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屠”和“斩”。字面意思分别是“屠杀”和“斩杀”,结合起来,“屠斩”通常指的是***的、残忍的杀戮行为,强调的是一种暴力和血腥的场面。
在文学作品中,“屠斩”常用来描述战争、**或*处决等场景,用以渲染紧张和恐怖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电影情节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军事学中,“屠斩”可能被用来准确描述某些历史**中的暴力行为。
同义词:屠杀、杀戮、屠戮 反义词:拯救、保护、抚慰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场景的细微变化,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概念。
“屠”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宰杀牲畜,后引申为杀戮。“斩”字则有明确的斩杀之意,两个字结合后,强化了暴力和血腥的意味。
在历史上,“屠斩”一词常与战争、暴政等负面相关联,反映了社会对于暴力和非正义行为的批判态度。
这个词通常会引起人们的恐惧和厌恶感,因为它直接关联到生命的消逝和暴力的场面。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时。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屠斩”来象征暴力和毁灭,如:“在那场无情的屠斩中,希望如同烟火般消散。”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战争或暴力的场景,配以沉重的音乐,增强“屠斩”带来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ssacre”或“slaughter”,它们在描述***杀戮时与“屠斩”有相似的含义。
“屠斩”是一个充满暴力和负面情感的词汇,它在语言中用于描述极端的暴力行为。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适当的语境中使用它,同时也提醒我们反思暴力和非正义行为的后果。
1.
【屠】
(形声。从尸,者声。“尸”,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与人有关。本义:宰杀牲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屠,刳也。 、 《六书故》-屠,刳剥畜牲也。 、 《史记·樊哙列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 、 《后汉书·何进传》-进自屠羊。 、 《史记·魏公子列传》-屠者朱亥。 、
【组词】
屠沽、 屠狗、 屠杀、 屠肆、 屠工、 屠牛
2.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