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6:11
初审:字面意思是指初步的审查或审核。在法律、出版、学术等领域,初审通常指的是对文件、作品、案件等进行第一次正式的审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基本要求或标准,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处理。
初审一词源于汉语,由“初”和“审”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初”表示开始或第一次,“审”则有审查、审核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专业领域,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初审的概念强调了程序的正式性和重要性。无论是法律、出版还是学术领域,初审都是确保质量和标准的第一步,体现了对过程严谨性的重视。
初审这个词可能给人带来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对重要事项的初步评估。在个人经历中,初审可能与期待、紧张或焦虑等情感相关联,尤其是在等待重要结果的时候。
在个人经历中,初审可能出现在学术论文提交、工作面试或法律诉讼等场合。例如,提交学术论文后,等待初审结果的过程可能会让人感到紧张和期待。
在诗歌中,可以将初审比喻为黎明前的黑暗,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初审的灯,照亮了黑暗的走廊, 每一页文字,都在等待光明的审判。
初审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的场景,法官的锤声和律师的辩论声,或者是编辑室中翻阅稿件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初审可以对应为“preliminary review”或“first instance”,在不同的法律体系和文化背景中,其具体含义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初审作为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代表了过程的开始,也体现了对质量和标准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初审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意图。
1.
【初】
(会意。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 、 《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初,舒也。 、 《易·既济》-初吉终乱。 、 《易·书大传》-名曰初虑。 、 《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 、 《论衡·订鬼》-初疾畏惊,见鬼之来。 、 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组词】
初岁、 初枯、 初头、 初化、 初末
2.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