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0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06:50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1.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2.
【鸡】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Gallus gallus)。
【引证】
《说文》-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 、 《汉书·五行志》-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 、 《礼记·月令》-食菽与雞。 、 《礼记·曲礼》-雞曰翰音。 、 《易·说卦传》-巽为雞。 、 《周礼·大宗伯》-工商执雞。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鸡栖于厅。
【组词】
鸡男、 鸡坊、 鸡肤、 鸡鹜
3. 【肋】 衣裳肥大,不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