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1:05
匡助(kuāng zh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为“帮助纠正错误或不足”。其中,“匡”指的是纠正、扶正,而“助”则是帮助的意思。结合起来,匡助指的是在他人遇到困难或错误时提供帮助,使其得以改正或改善。
匡助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匡助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匡”字在古代有纠正、扶正的含义,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正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匡助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帮助他人纠正错误或不足。
在传统文化中,匡助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互助和仁爱精神。在社会交往中,提供匡助**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帮助他人改正错误或提升自我时。
匡助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温暖、支持和成长。它鼓励人们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共同进步。
在个人经历中,匡助可能体现在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或是在工作中同事之间的互助合作。例如,当我在项目中遇到难题时,同事的建议和帮助使我能够找到解决方案。
在诗歌中,匡助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匡助嫩芽,破土而出, 友谊匡助心灵,温暖如初。
匡助可以联想到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或是朋友间真诚的对话和鼓励的声音。
在英语中,匡助可以对应为“assist”或“help”,但“匡助”更强调在纠正错误或不足方面的帮助。
匡助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帮助的行为,还强调了在帮助过程中的纠正和提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匡助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传递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
1.
【匡】
(形声。从匚(fāng),表示与筐器有关,王声。本义:盛东西的方形竹器)。
“筐”的古字。容器名。
【引证】
《说文》-匡,饭器,也。 、 《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 、 《礼记·檀弓》-蚕则绩而蟹有匡。
2.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