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1:15
古学: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古代的学问或学术研究,特别是指对古代文献、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它强调的是对过去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学术探讨。
古学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学问的分类,如“经学”、“史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学逐渐演变为对古代文化的系统研究,包括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个分支。
在文化中,古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古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思想和艺术成就。
古学常常带有一种庄重、深邃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智者的智慧、历史的厚重感以及文化的传承。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激发人们对过去的敬畏和对知识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古学常常出现在我对历史书籍的阅读中。例如,我曾阅读过《史记》,对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种体验让我对古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古学:
古学深邃如星河,
智者笔下绘春秋。
千年史诗传今世,
文化瑰宝永流传。
古学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图书馆、古籍的翻页声、古代乐器的音律。这些视觉和听觉联想共同构成了古学的丰富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古典学”(Classics),它涵盖了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研究。虽然研究对象不同,但都强调对古代文化的深入探讨。
古学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深度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学术研究的一个领域,也体现了人类对过去的尊重和探索。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古学提醒我要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知识的追求。
1.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