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0:3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0:36:59
“爽爽快快”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做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字面意思是指做事既爽快又迅速,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爽爽快快”常用来形容人物性格或行为方式,如“他做事总是爽爽快快,从不拖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表达对某人行为的赞赏,例如:“你这次处理问题真是爽爽快快,让人佩服。”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高效的决策过程。
“爽爽快快”这个词汇源自民间口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广泛接受并用于书面语中。其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使其在现代汉语中仍保持活力。
在**文化中,“爽爽快快”体现了对效率和果断的赞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种做事风格尤其受到推崇。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阳光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清新、明快的画面,如清晨的阳光、清澈的溪流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鼓励自己在处理事务时能够做到“爽爽快快”,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清晨的阳光,爽爽快快地洒满大地,带来一天的希望与活力。”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清晨鸟儿的欢快鸣叫。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ift and decisive”,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近。
“爽爽快快”这个词汇简洁而富有力量,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方式,也传递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果断与效率的重要性。
胡雪岩~的把他心中的疑惑揭破。
1.
【爽】
(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人左右腋下有火,表示明亮(从于省吾说)。本义:明亮;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爽,明也。 、 《书·牧誓》-时甲子昧爽。 、 《书·大诰》-爽邦由哲。 、 《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 、 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风泽清旷,气爽节和。
【组词】
神清目爽;爽旦、 爽别、 爽拔、 爽明、 爽曙、 爽豁
2.
【爽】
(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人左右腋下有火,表示明亮(从于省吾说)。本义:明亮;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爽,明也。 、 《书·牧誓》-时甲子昧爽。 、 《书·大诰》-爽邦由哲。 、 《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 、 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风泽清旷,气爽节和。
【组词】
神清目爽;爽旦、 爽别、 爽拔、 爽明、 爽曙、 爽豁
3.
【快】
(形声。从心,(guài)声。本义:高兴,痛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快,喜也。 、 《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去而不快。 、 《史记·魏公子列传》-心不快。 、 《后汉书·班超传》-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则不快吾意。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所为诚快。
【组词】
快观、 快吾意
4.
【快】
(形声。从心,(guài)声。本义:高兴,痛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快,喜也。 、 《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去而不快。 、 《史记·魏公子列传》-心不快。 、 《后汉书·班超传》-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则不快吾意。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所为诚快。
【组词】
快观、 快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