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1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10:03
词汇“徙道”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徙道”字面意思是指迁移的道路或途径。其中,“徙”意味着迁移或移动,“道”通常指道路或途径。因此,“徙道”可以理解为迁移过程中所遵循的路径或方法。
由于“徙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人物或群体迁移的路线,或者象征性地表示人生旅途中的选择和方向。
“徙道”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徙”和“道”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汉语中,“徙”常用于描述迁移的行为,而“道”则广泛用于指代道路或途径。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徙道”可能与历史上的*迁徙相关,如民族迁徙、战争逃难等。这些**中的徙道往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徙道”可能让人联想到旅途的艰辛、未知的探索以及对新生活的期待。它可能唤起一种对变迁和适应的情感反应,以及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由于“徙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每个人的人生旅途都可以被视为一条徙道,充满了选择和变化。
在诗歌中,可以将“徙道”用作象征,表达人生旅途中的选择和变迁:
在徙道上,我们寻找光明,
每一步都是对未知的探索。
风尘仆仆,心向远方,
在变迁中,我们成长。
“徙道”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条蜿蜒的道路,两旁是不断变化的风景。视觉上,可以想象一条穿越山川的道路;听觉上,可能伴随着脚步声、风声和鸟鸣。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迁移和道路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例如,英语中的“migration route”或“path of migration”可以传达类似的概念。
“徙道”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可以用来描述人生旅途中的迁移和变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1.
【徙】
(形声。从辵(chuò),止声。本义:迁移)。
同本义 (平行或由上而下的移动)。
【引证】
《说文》-徙,迻也。 、 《广雅》-徙,移也。 、 《周礼·比长》。注:“谓出居异乡也。”-若徙于他。 、 《孟子》注:“谓爰土易居平肥硗也。”-死徙无出乡。 、 《荀子·成相》。注:“迁也。”-百里徙。 、 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徙武北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号呼而转徙。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非死则徙。雾徙于后。
【组词】
徙倚、 徙贯、 迁徙、 徙居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