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4:30
封赐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帝王对臣子或功臣的赏赐,包括封爵位、赐予土地、财物等。这个词汇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君主对臣下的奖赏和恩赐。
在文学作品中,“封赐”常用于描述古代帝王对功臣的赏赐,如《史记》中记载的汉武帝对卫青的封赐。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研究和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封赐”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封”指的是封爵位或封地,“赐”指的是赐予财物或荣誉。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封建社会中,封赐是君主对臣子的一种重要奖赏方式,体现了君臣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忠诚度。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稳定。
“封赐”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宫廷仪式和君臣之间的互动。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历史学*中,我经常遇到“封赐”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君臣关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君王封赐显功勋,金榜题名传千古。”
结合古代宫廷的图片和宫廷音乐,可以更好地展现“封赐”的氛围和仪式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knighthood”(骑士爵位)或“patronage”(赞助),它们在概念上与“封赐”有一定的相似性。
“封赐”这个词汇在理解*古代政治制度和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一个历史术语,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
1.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
2.
【赐】
(形声。从贝,易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赏赐)。
给予;上给予下。
【引证】
《说文》-赐,予也。 、 《正字通》-上予下曰赐。 、 《礼记·曲礼》-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 《乐府诗集·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 《左传》-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组词】
赐光、 赐环、 赐第、 赐田、 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