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1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18:58
旱伞: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用于遮挡阳光的伞,通常不具有防雨功能。它是一种日常用品,主要用于户外活动时保护使用者免受强烈阳光的直射。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旱伞可能被用作象征或隐喻,代表保护、隐私或逃避现实。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旱伞常被提及,尤其是在夏季或阳光强烈的地区,人们会讨论是否需要携带旱伞出门。 专业领域:在气象学或户外用品行业,旱伞可能被专门讨论,涉及其材料、设计和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
同义词:阳伞、遮阳伞 反义词:雨伞
细微差别:
旱伞一词可能源自于对伞的基本功能的描述,即在干燥(旱)的天气中使用以遮挡阳光。随着时间的推移,旱伞的设计和材料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其基本功能保持不变。
在某些文化中,旱伞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在日本的传统中,旱伞有时被用作节庆或仪式的一部分。在社会背景中,旱伞的使用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防晒意识的提高。
旱伞通常让人联想到休闲、度假和户外活动。它给人一种轻松和保护的感觉,尤其是在炎热的夏日。
在个人经历中,旱伞可能是在户外活动时不可或缺的伙伴,如在野餐、旅行或户外**时提供必要的遮阳保护。
在诗歌中,旱伞可以被描绘为“夏日的守护者”,在故事中,它可以是一个角色的标志性物品,象征着他们的个性或生活方式。
视觉上,旱伞常常与鲜艳的颜色和轻巧的设计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活泼和轻松的感觉。听觉上,打开和关闭旱伞的声音可以唤起人们对户外活动的记忆。
在不同文化中,旱伞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旱伞可能更多地与个人隐私和防晒相关,而在东方,旱伞可能更多地与传统和仪式相关。
旱伞作为一个日常用品,不仅提供了实用的防晒功能,还在文化和情感上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对旱伞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语言和文化中的多重意义,以及它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1.
【旱】
(形声。从日,干声。本义:久不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旱,不雨也。 、 《诗·大雅·云汉》-旱既大甚,蕴隆虫虫。 、 《谷梁传·僖公十一年》-不得雨曰旱。 、 《墨子·七患》-二谷不收谓之旱。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三千里之旱。 、
【组词】
旱涝、 旱云、 旱亢、 旱苗得雨
2.
【伞】
(繖为傘的古字)。
特指伞盖。长柄,圆顶,伞面边缘有流苏下垂,也称马伞。古代仪仗的一种,用不同颜色区别品级的高下。知府以上用黄色,知州以下用蓝色。
【引证】
《魏书·裴延传》-服素衣,持白伞白幡。 、 《儒林外史》-人只看见他大门口,今日是一把黄伞的轿子来…。
【组词】
伞子、 伞扇、 伞竿、 伞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