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4:3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31:36
啮咬: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动物用牙齿咬或啃,通常指的是一种较为粗暴或用力的咬合动作。在比喻意义上,它可以指代持续的困扰、折磨或侵蚀。
“啮咬”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形和发音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描述动物的咬合行为,后来逐渐发展出比喻意义。
在某些文化中,“啮咬”可能与负面或破坏性的行为相关联,如“啮咬社会结构”的比喻用法,暗示着某种持续的破坏或侵蚀。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痛苦、折磨或持续的困扰。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一种不安或焦虑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这个词汇的比喻意义,如描述某种持续的心理压力或困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时间的牙齿,无声啮咬,岁月的痕迹,深深烙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动物用力啮咬骨头的场景,发出嘎吱声。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紧张的音乐来增强这种啮咬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gnaw”或“bite”,也有类似的字面和比喻意义,但具体用法和文化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啮咬”这个词汇在字面和比喻意义上都有其独特的用法和联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其多重含义和用法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和表达能力。
1.
【啮】
(会意。从口,从齿。表示咬。本字从齿,(qì)声。本义:用嘴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啮。鸟曰啄,兽曰囓。-囓,噬也。 、 《汉书·李广苏建传》-武卧啮雪。 、 《后汉书·费长房传》-众蛇竞来,啮索且断。 、 《新唐书·李勚传》-勚感涕,因啮指流血。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啮人,无御之者。
【组词】
啮指、 啮咬、 啮啃、 啮齿、 啮噬、 啮心、 啮雪吞毡、 啮臂
2.
【咬】
(形声。从口,交声。《说文》本从“齿”。本义: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
同本义。
【引证】
《汉书·食货志》引汉·贾谊《论积贮疏》-易子而咬。
【组词】
咬姜呷醋、 咬牙关、 咬瓦、 咬定牙根、 咬钉嚼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