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0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07:21
“焕然冰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冰一样融化消失,焕发出新的光彩”。基本含义是指事物从原本的僵硬、封闭状态中解脱出来,变得明朗、清晰,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焕然冰释”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比喻。冰的融化象征着僵硬、封闭状态的解除,而“焕然”则强调了新生的光彩。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并不广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更多人接受和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冰常常被用来象征困难、障碍,而冰的融化则象征着困难被克服、障碍被消除。因此,“焕然冰释”在文化上承载着积极向上的意义,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相信问题终将得到解决。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乐观的。它让我联想到冬日里阳光下融化的冰,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在表达时,我会用它来形容那些经历了困难后终于迎来光明和希望的时刻。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思考,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那一刻,我的心情就像“焕然冰释”一样,感到无比的轻松和愉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冰雪消融, 心结解开,焕然冰释。 阳光洒落,希望重生, 一切烦恼,随风而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冬日里阳光下融化的冰川的画面,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快、明亮的乐曲,如《春之声》,来增强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weight lifted off one's shoulders”,意思是“像卸下了一个重担”,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积极情感。
“焕然冰释”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描述事物状态转变时有了更生动的表达方式。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内涵和应用场景,相信在未来的语言表达中会更加灵活和准确地使用它。
复取《授时历草》观之,乃焕然冰释,骀名异而实同,非徒似之而已。
1.
【焕】
(形声。从火,奂(huàn)声。本义:火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焕,火光也。
光亮,鲜明。
【引证】
《论语》。集解:“明也。”-焕乎其有文章。
【组词】
焕乎、 焕炳、 焕发、 焕焕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4.
【释】
(形声。从采(biàn),睪(yì)声。采,有辨别、分析义。本义:脱掉,解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释,解也。从采,取其分别物也。睪声。 、 《仪礼·大射仪》-释获。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 《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 《仪礼》-主人释服。
【组词】
释绂、 释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