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0:32
五耀(也作五曜)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天文学,指的是五大行星,即金、木、水、火、土五星。这些行星在古代天文学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与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对应,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属性和宇宙法则。
五耀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五行学说,五行与五大行星相对应,形成了五耀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五耀在天文学和占星学中的应用逐渐扩展,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在传统文化中,五耀与五行、五方、五色等概念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妙的宇宙观。五耀不仅是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哲学、和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元素。
五耀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敬畏和神秘感,因为它关联着古代的宇宙观和天命思想。在现代,五耀可能更多地引发人们对宇宙奥秘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在个人生活中,五耀的概念可能出现在学***传统文化或参与相关文化活动时。例如,在参观天文馆或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五耀的概念会被提及。
在诗歌中,五耀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金木水火土,五耀轮回转, 星辰指引路,命运自天选。
五耀的概念可以与星空、古代天文仪器等视觉元素联系起来,同时,古代关于五耀的吟唱或现代关于天文学的科普视频也能引发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五大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也有对应的神话和象征意义,但与**文化中的五耀相比,其象征体系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五耀作为一个融合了天文学、哲学和文化传统的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的内涵,也为我们理解古代*人的宇宙观提供了窗口。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五耀的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曜】
(形声。从日,翟(dí)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天》-曜,耀也,光明照耀也。 、 《诗·桧风·羔裘》-日出有曜。
【组词】
光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