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0:3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0:32:12
大手笔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通常指的是书写或绘画时使用的大笔,引申为形容某人做事大气、有魄力,或者指某项工作、作品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作品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影响力或创造性。
“大手笔”一词源于**古代书法和绘画,原指使用大笔进行创作的艺术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形容任何具有宏***和深远影响的事物。
在文化中,“大手笔”常常与成功、权威和影响力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对规模和影响力的重视,以及对大动作和大投资的赞赏。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钦佩。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做出重大决策和创造巨大价值的人,激励我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被同事们称为“大手笔”的项目。这个项目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大手笔”的真正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大手笔”:
星辰之下,大手笔挥洒,
历史的篇章,一页页翻过。
英雄的足迹,深深浅浅,
在时间的河流中,永不褪色。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书法家挥毫泼墨,大笔一挥,气势磅礴。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力量、创造力和艺术的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masterstroke”或“a grand gesture”,都强调了行动的宏大和影响力。
通过对“大手笔”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形容了事物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反映了人们对成功和创造力的追求。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以增强我的表达力和影响力。
此当有大手笔事。
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
他最近写出了一个~。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 《礼记·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搁笔。
【组词】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 笔帕之敬、 笔楮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