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10
攫夺: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用力抓住并夺取,通常指用暴力或非法手段强行占有他人的财物或权利。在现代汉语中,它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暗示了贪婪和侵犯。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攫夺”常用来描述贪婪的角色或恶劣的行为,如在描述战争或社会动荡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来描绘权力斗争或资源争夺。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在讨论不公平或不道德的行为时。 专业领域:在法律或经济领域,可能会用“攫夺”来描述非法占有财产的行为,如在讨论公司并购或财产纠纷时。
同义词:掠夺、抢夺、霸占、侵占。这些词都带有强制占有的意味,但“攫夺”更强调动作的突然和暴力。 反义词:赠与、分享、捐献。这些词与“攫夺”形成鲜明对比,强调的是自愿和慷慨的行为。
“攫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攫”意为抓取,“夺”意为夺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非法或不正当的夺取行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攫夺”通常与负面行为相关联,如在道德经或儒家经典中,强调的是和谐与公正,而非攫夺。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常用于批判那些不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
“攫夺”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是负面情感,如愤怒和厌恶。它让我联想到不公平和暴力,以及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尽量避免使用“攫夺”这样的词汇,因为它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我更倾向于使用更中性和客观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行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攫夺”:
在贪婪的手中,
光明被攫夺,
黑暗蔓延,
无辜的眼眸,
失去了星辰的指引。
视觉上,“攫夺”让我想到一只强有力的手突然抓住某物,可能是从电影中的暴力场景中得到的联想。听觉上,这个词的发音本身就带有一种紧张和急促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lunder”或“seize”,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与“攫夺”互译,但每个词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和情感色彩。
“攫夺”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用于描述非法和不道德的行为。它在文学和法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在日常口语中可能不太常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的概念和情感。
1.
【攫】
(形声。从手,矍(jué)声。本义:鸟用爪迅速抓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攫,执也。 、 《礼记·儒行》-鸷虫攫搏。 、 《史记·李斯传》。索隐:“凡鸟翼击物曰搏,足取曰攫。”-盗跖弗攫。 、 《汉书·黄霸传》-鸟攫其肉。
【组词】
攫取、 攫捷、 攫啄、 攫搏、 攫噬
2.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