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7:15
词汇“[杼首]”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杼首”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
“杼首”字面意思是指织布机上的梭子(杼)的头部。在古代,杼是织布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用于穿梭于经线之间,带动纬线进行织造。因此,“杼首”可以理解为梭子的前端或关键部分。
由于“杼首”是一个古雅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用以描述织布的场景或比喻性地指代关键、核心的部分。
“杼首”一词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织布技术的发展,现代织布机已经很少使用传统的杼,因此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逐渐淡出日常使用。
在古代,织布是妇女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与织布相关的词汇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以描绘女性的勤劳和智慧。
提到“杼首”,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织布场景,感受到一种古朴、勤劳的氛围,同时也可能引发对传统手工艺的怀念和尊重。
由于“杼首”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如果在一个强调传统文化的场合,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文雅和深度。
在创作一首关于传统手工艺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杼首”来描绘织女的辛勤工作:
杼首穿梭间,经纬成锦篇。
织女巧手艺,传承千百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织女在织布机前工作的画面,杼首在经纬之间穿梭,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勤劳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杼首”的词汇,但可以找到描述织布机部件或织布过程的相关词汇。
“杼首”作为一个古雅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生活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适当地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杼】
(形声。从木,予声。本义:织布机的梭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以梭为之。-杼,机之持纬者。 、 《诗·小雅·大东》-杼柚其空。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机杼,泛指织布的工具。) 、 《战国策》-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组词】
杼柚、 杼梭
2.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