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2: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14:03
词汇“往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往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往蹇”由两个字组成:“往”意为前往、过去,“蹇”意为困难、不顺利。因此,“往蹇”字面意思是指前往或经历困难、不顺利的事情。
在古代文学中,“往蹇”常用于描述人物遭遇困境或不顺利的境遇。例如,在古诗文中,可以用“往蹇”来形容旅途的艰辛或人生的挫折。
“往蹇”一词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但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
在**传统文化中,“往蹇”常与坚韧不拔、逆境奋斗的精神相联系,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
“往蹇”一词给人以沉重、压抑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但也激发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决心。
在现实生活中,“往蹇”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或集体在追求目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使用“往蹇”来表达旅途的艰辛或人生的坎坷,如:
往蹇之路,心怀希望,
风雨兼程,不问归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道、瘦马和夕阳的画面,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低沉、抒情的旋律,以增强“往蹇”带来的情感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困难或不顺利的情境来传达相似的含义。
“往蹇”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困难和不顺利,还蕴含了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勇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1.
【往】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往,之也。 、 《礼记·玉藻》-大夫有所往。 、 《易·咸》-憧憧往来。 、 《国语·晋语》-吾言既往矣。 、 《庄子·逍遥游》-往而不返。 、 《庄子·天道》-往见老聃。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随其往。 、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组词】
前往、 往造、 往教、 往旋、 往蹇来连、 往人、 往至、 往程、 往夫
2.
【蹇】
(形声。从足,寒省声。本义:跛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蹇,跛也。 、 《素问·骨空论》-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来连。 、 《楚辞·谬谏》-驾蹇驴而无策兮。 、 《史记·晋世家》-郤克偻,而鲁使蹇。 、 马中锡《中山狼传》-策蹇驴,囊图书。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红装而蹇者。
【组词】
蹇兔、 蹇驴、 蹇人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