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5:28
开庭 是一个法律术语,指的是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正式开始进行听证、辩论和裁决的过程。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打开法庭”,即法庭的大门向公众和当事人开放,开始进行正式的司法程序。
开庭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法律程序,当时法庭的开放和关闭是通过物理上的开门和关门来象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保留了其基本的象征意义,即法庭活动的正式开始。
在许多文化中,开庭象征着公正和法律的权威。它是一个公众可以见证司法过程的场合,体现了法律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
开庭往往带有一种正式和庄重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正义、辩论和裁决。对于当事人来说,开庭可能伴随着紧张和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开庭可能与观看法律剧集或参与模拟法庭活动有关,这些经历加深了对法律程序的理解和兴趣。
在诗歌中,开庭可以被用来象征新的开始或重要的转折点:
当法官的槌声响起, 新的篇章在法庭中展开, 正义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的角落。
开庭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法官的袍子、法庭的布局和木槌的声音。听觉上,开庭可能伴随着庄严的宣誓声和律师的辩论声。
在不同语言中,开庭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象征意义是相似的。例如,英语中的“court session begins”或“trial commences”。
开庭 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术语,它不仅描述了司法程序的开始,还象征着公正和法律的权威。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程序的正式性和重要性,以及它在文化和个人生活中的影响。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庭】
(形声。从广,廷声。广(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庭,宫中也。 、 《荀子·儒效》-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 、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藜棘树于中庭。
【组词】
庭落、 庭庑、 庭炬、 庭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