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3:34
词汇“平恕”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平(peaceful, even, fair)和恕(to forgive, to pardon)。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平恕”进行分析:
“平恕”字面意思是指平和地宽恕或原谅。它强调在处理冲突或错误时保持平和的态度,并给予对方宽恕。
“平”字古已有之,意为平坦、公平。“恕”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宽恕、原谅。两者结合,形成了“平恕”这一复合词,强调在宽恕时保持平和的心态。
在**文化中,“平恕”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和“恕”有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宽容。
“平恕”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了和谐、理解和爱的力量。
在个人生活中,面对冲突或误解时,选择平恕可以帮助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平恕”来表达一种超越冲突的情感:
在风中,我听见平恕的呼唤,
它超越了愤怒的火焰,
带来了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在西方文化中,“forgiveness”和“pardon”与“平恕”有相似的含义,但“平恕”更强调平和的态度。
“平恕”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涉及宽恕的行为,还强调了在宽恕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平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促进和谐与理解。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恕】
(形声。从心,如声。本义:恕道,体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恕,仁也。 、 《孟子》-彊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 《声类》-以心度物曰恕。 、 《贾子道术》-以己量人谓之恕。 、 《墨子经上》-恕,明也。 、 《礼记·中庸》。注:“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忠恕违道不远。 、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组词】
恕直、 恕心、 恕实、 恕道
饶恕,宽恕。
【引证】
《战国策·赵策》-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组词】
恕谅、 恕免、 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