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17: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7:17:36
“托塔天王”是一个源自古典文学《西游记》中的神话人物,原名李靖,是唐朝的一位将军,被道教尊奉为神,称为“托塔天王”。他手持宝塔,用以妖魔,是天庭的重要将领之一。
在文学作品中,“托塔天王”常被用来指代权威、力量和正义的象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具有强大的控制力或权威。在专业领域,如道教研究或**古典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具有特定的学术意义。
同义词:镇妖天王、天庭将领 反义词:妖魔、叛逆者
“托塔天王”源自**古代神话和道教信仰,随着《西游记》的广泛传播,这个词汇逐渐成为中文文化中的一个固定表达,用以指代具有强大力量和权威的人物。
在**文化中,“托塔天王”象征着正义和秩序,是人们心目中对抗邪恶力量的英雄形象。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在社会或组织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权威的人物。
“托塔天王”给人以庄严、威严的感觉,联想到正义和力量的象征。在个人表达中,这个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正义和秩序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强调权威和控制力的场合,可能会使用“托塔天王”这个词汇来形容某人或某种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同托塔天王,手持正义之塔,**世间一切邪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威严的将军手持宝塔,镇守天庭;结合音乐,可以选择庄严的古典音乐,增强“托塔天王”的威严感。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角色可能是希腊神话中的宙斯或北欧神话中的奥丁,他们都是具有强大力量和权威的神或英雄。
“托塔天王”这个词汇在中文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日常生活中被用来形容具有权威和力量的人物。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
1.
【托】
推。同“拓”。
【引证】
《玉篇》-托,推也。 、 《集韵》-拓,手推物也。或作托。
压力单位 ,等于1333.2巴,为0°C和标准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压力。
2.
【塔】
(形声。从土,荅(dá)声。本义:佛塔,亦作“浮屠”)。
同本义。晋、宋译经时始造“塔”字。塔为形高而顶尖的佛教建筑物,多为五层七级,也有高至十三级的,初为藏佛骨(舍利子)的地方,后世也藏经于其中,俗称宝塔。
【引证】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组词】
塔庙、 塔院、 塔铃、 塔头、 宝塔;佛塔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