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0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8:30
沈谋研虑(shěn móu yán l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深沉地谋划和仔细地考虑。这个成语强调在进行决策或规划时,需要深思熟虑,细致入微,不轻率行事。
在文学作品中,沈谋研虑常用来形容智者或领导者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态度和方法。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军事、商业策略等,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那些需要高度策略和深思熟虑的决策过程。
同义词:深思熟虑、精心策划、周密考虑 反义词:轻率行事、草率决定、仓促决策
沈谋研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强调在决策过程中的深思和细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沈谋研虑**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领导者和决策者中。它体现了对责任的尊重和对结果的慎重考虑。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强调在重要决策中需要的高度谨慎和深思。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稳重和可靠。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复杂情况下能够冷静分析并做出明智决策的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需要沈谋研虑的情况,比如在制定一个重要的项目计划时,我必须仔细考虑每一个细节,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成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沈谋研虑,智者之行,
深思熟虑,决策之精。
视觉上,沈谋研虑可能让我联想到一个安静的书房,里面堆满了书籍和文件,一个人正专注地思考着。听觉上,可能是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或者是深夜里沉思的寂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ticulous planning"或"thoughtful deliberation",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类似的深思熟虑的概念。
沈谋研虑是一个强调深思和细致的成语,它在决策和规划中非常重要。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需要的态度和方法。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这种深思熟虑的思维方式。
1.
【沈】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
【引证】
《左传·文公三年》。朱骏声曰:“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公)四年蔡灭之。”-伐沈。
姬姓。一说姒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在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2.
【谋】
(形声。从言,某声。本义:考虑;谋划)。
同本义(侧重于商议出办法或盘算出主意)。
【引证】
《说文》-虑难曰谋。 、 《书·洪范》-聪作谋。 、 《左传·襄公四年》-咨难为谋。 、 《诗·小雅·苍伯》-谁适与谋。 、 《春秋·说题辞》-在事为诗,未发为谋。 、 《论衡·超奇》-心思为谋。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 《左传·庄公十年》-未能远谋。 、 、 《列子·汤问》-聚室而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谋诸漆工。
【组词】
谋谟殚神、 不谋而合;合谋、 谋及庶人、 思谋、 谋始、 谋章
3. 【研】
4.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