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06
势利鬼: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那些过分看重他人社会地位、财富或名声,并以此作为评价或对待他人标准的人。通常带有贬义,形容一个人缺乏真诚和同情心,只关心外在的物质条件。
在文学作品中,“势利鬼”常被用来讽刺那些虚伪的社会人物,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表达对其行为的不满或鄙视。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心理学,可能会探讨势利行为背后的社会结构和心理动机。
同义词:势利小人、势利眼、虚荣心强的人 反义词:真诚的人、朴实无华的人、不拘小节的人
“势利”一词源于汉语,最初可能与权力和地位有关,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那些过分看重外在条件的人。在现代汉语中,“势利鬼”已经成为一个常用词汇,广泛用于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义礼智信”,势利行为被视为不道德的。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主义的兴起,势利行为变得更加普遍,这个词也因此更加常用。
提到“势利鬼”,我联想到的是那些表面光鲜但内心空虚的人。这个词带有一种轻蔑和不满的情感,让人想起那些只看重外在而不关心内在价值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曾遇到过一些势利的人,他们对待人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对方的社会地位或财富。这种行为让我感到不舒服,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真诚待人的朋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繁华的都市里,势利鬼们穿梭如织,他们的笑容背后,藏着冰冷的算计。”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穿着华丽的人,在人群中高傲地走过,对那些衣着普通的人视而不见。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势利鬼”的形象。
在英语中,“snob”一词与“势利鬼”相似,都指那些过分看重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人。不同文化中,这种行为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批评和讽刺。
通过对“势利鬼”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揭示了社会中的一种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真诚和物质主义的不同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
1.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3.
【鬼】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鬼,人所归为鬼。 、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 、 《易·睽》-载鬼一车。 、 《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 、 《淮南子·本经》-苍颉作书鬼夜哭。 、 《楚辞·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 林觉民《与妻书》-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组词】
鬼伯、 鬼雄、 鬼物、 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