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9:11
“奬勤罚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奖励勤奋的人,惩罚懒惰的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正向激励和负向惩罚来促进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在不同的语境中,“奬勤罚懒”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奬勤罚懒”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它直接来源于对勤奋和懒惰行为的奖惩。在历史上,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各种组织和社会的管理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勤奋被视为一种美德,而懒惰则被视为一种恶。因此,“奬勤罚懒”这个成语在**社会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管理和社会实践中。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因为它强调了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来提高效率和积极性。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个有序、高效的工作环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家公司工作,那里的管理非常严格,真正做到了“奬勤罚懒”。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奬勤罚懒”融入到描述工作场景的诗句中:
晨曦初露,勤奋者得赏,
日暮黄昏,懒惰者受罚。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办公室的场景,勤奋的员工得到表扬,而懒惰的员工受到批评。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明快的音乐来代表勤奋,而缓慢的音乐来代表懒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ward the diligent and punish the lazy”,虽然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这个概念在西方管理学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奬勤罚懒”这个成语在管理和社会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不仅强调了奖惩机制的重要性,也反映了社会对勤奋和懒惰的不同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管理和社会问题。
1. 【奬】
2.
【勤】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引证】
《说文》-勤,劳也。 、 《诗·周颂·赍》-文王既勤止。 、 《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勤者,有事则收之。 、 《书·天逸》-厥父母勤劳稼穑。 、 《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会数而礼勤。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勤且艰若此。 、 《明史》-忧勤国事。 、 《国语·晋语》-好学而不勤问。 、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
【组词】
勤力得、 勤儿、 勤紧、 勤学、 勤勤、 勤能
3.
【罚】
(会意。小篆字,从刀,从詈(lì,骂人)。“刀”指刑法。本义:处罚,惩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罰,罪之小者。从刀、从詈,会意。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 、 《墨子经》-罚上报下之罪也。 、 《周礼·司救》。注:“挞击之也。”-三让而罚。 、 《周礼·司市》。注:“播其肆也。”-小刑宪罚。 、 《楚辞·惜诵》-忠所罪以遇罚兮。 、 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清·方苞《狱中杂记》-皆不应重罚。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组词】
罚规、 罚约、 罚弗及嗣
4.
【懒】
(形声。从心,赖声。本义:懒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懒。-懒,懈也。怠也。一曰卧也。 、 《宋书·范晔传》-吾少懒学问,晚成人。
【组词】
懒待、 懒怠、 懒得、 懒残和尚煨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