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1:43
词汇“凝意”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根据字面意思,“凝”通常指凝结、凝聚,而“意”则指意思、意图。因此,“凝意”可以理解为凝聚或集中意思、意图的意思。
“凝意”可以解释为将注意力或意图集中于某一点,或者将思想、感情等凝聚成一个明确的形式。
在文学作品中,“凝意”可能用来形容作者或角色将思想或情感凝聚在某个主题或对象上。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讨论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来描述集中思考或情感的过程。
由于“凝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由“凝”和“意”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集中思想或情感的概念。
在强调集中精神和专注力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凝意”可能被用来强调这种精神状态的重要性。
“凝意”可能让人联想到深思熟虑、专注和内心的平静。它可能带来一种积极、集中的情感反应。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常常需要凝意于复杂的任务,以确保能够高效和准确地完成工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我凝意于星辰的轨迹,心中绘出无尽的宇宙图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前,目光凝聚在远处的山峦上,表达出一种深沉的凝意状态。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focus one's intention”或“concentrate one's thought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凝意”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强调了集中和凝聚的概念,适用于需要深度思考和专注的场合。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精确性和深度。
1.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