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4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44:29
“王八”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爬行动物龟鳖类中的一种,即鳖;二是在口语中,尤其是在北方方言中,用作贬义词,指代不忠或不贞的人,尤其是指妻子的不忠。
在文学作品中,“王八”可能被用来象征长寿或坚韧,因为龟鳖类动物常被认为寿命长且生命力强。在口语和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带有贬义的语境下,它常用来指代不忠或不贞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生物学中,它则指代具体的动物种类。
同义词:龟、鳖、不忠者、奸夫(在贬义语境下) 反义词:忠诚、贞洁(在贬义语境下)
“王八”一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古代对龟鳖类动物的称呼,后来逐渐演变为贬义词。另一种说法是与古代的“王八蛋”一词有关,原指无用之物,后引申为对人的贬低。
在**传统文化中,龟常被视为长寿和稳定的象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八”在社会语言中的使用逐渐带有贬义,尤其是在描述婚姻不忠的语境中。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王八”一词在贬义语境下会引起负面情感,如愤怒、鄙视或厌恶。在非贬义语境下,它可能引起对长寿和坚韧的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应谨慎使用“王八”一词,尤其是在涉及他人的情况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王八”用作象征元素,如描述一个角色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但依然坚韧不拔,如同王八一般。
在视觉上,“王八”可能让人联想到龟鳖类动物的形象,而在听觉上,可能与某些方言中的发音有关,带有特定的语调和节奏。
在不同文化中,龟鳖类动物的象征意义各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龟可能更多地与缓慢和稳定相关联,而在**文化中,则更多地与长寿和智慧相关。
“王八”一词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了解其多重含义和使用场合,有助于更准确和恰当地在交流中使用这一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多义性和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1.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
2.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