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3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34:04
启发式(Heuristic)一词源自希腊语“heuriskein”,意为“发现”或“找到”。在现代语言中,启发式通常指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经验法则或直觉,而不是严格的逻辑推理或系统分析。启发式方法旨在快速提供解决方案,尽管这些方案可能不是最优的,但它们通常足够好,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在不同的语境中,“启发式”的使用有所不同:
“启发式”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最初用于描述发现新事物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特别是在科学和哲学领域,它开始指代那些基于经验和直觉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启发式方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允许人们在缺乏完整信息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在教育领域,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发现来学习,这种方法在培养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方面非常有效。
“启发式”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积极、探索性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创新、灵活性和实用性,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中非常受欢迎的特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启发式方法来做出决策,尤其是在时间紧迫或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例如,选择一家餐厅时,我们可能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直觉来做出选择,而不是进行详细的调查。
在诗歌中,启发式可以被用来形容一种灵感突现的状态:
灵感如晨曦的露珠, 启发式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视觉上,启发式可能让人联想到灯泡亮起的瞬间,象征着灵感的到来。听觉上,它可能与突然的“啊哈!”声相关,表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突然出现。
在不同语言中,启发式的概念通常都有对应的词汇,尽管具体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德语中,“Heuristik”直接对应于启发式。
启发式是一个多面性的词汇,它在不同的领域和语境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启发式的概念,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灵活性至关重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启发式不仅是一个实用的工具,也是一个激发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概念。
1.
【启】
(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后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又加“攴”(pū)成“啓”。现简化为“启”。本义:开,打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启,开也。
2.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3.
【式】
(形声。从工,弋(yì)声。工有“矩”的意思。本义:法度;规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式,法也。 、 《周书·谥法》-式,法也。 、 《诗·大雅·下武》。传:“法也。”-下士之式。 、 《周礼·篔人》。注:“谓筮制作法式也。”-三曰筮式。 、 《周礼·典妇功》-掌妇式之法。 、 《周礼·太宰》。注:“谓用财之节度。”-九式。
【组词】
式度、 式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