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0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0:20
词汇“好事天悭”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好事往往难以实现,天意似乎总是阻碍好事的发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情的发展往往不如人意,尽管有良好的愿望和努力,但最终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在文学作品中,“好事天悭”常用来表达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如在古典小说或诗词中描述主人公的坎坷命运。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件好事未能如愿的遗憾或无奈。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人生哲学或命运问题时可能会被提及。
“好事天悭”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命运和天意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和口语表达中仍然可以见到。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常相信命运和天意对个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好事天悭”这个成语在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和感慨时非常有用。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不如意和挫折。它提醒我们,尽管我们努力追求美好,但有时结果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多次遇到“好事天悭”的情况,比如一次重要的面试因为突发状况而未能参加,或者一个精心策划的旅行因为天气原因而取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梦难圆,好事天悭总似烟。”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空、萧瑟的风声,以及一种无法言说的失落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best-laid plans of mice and men often go awry”,表达的是类似的无奈和命运的无常。
“好事天悭”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命运和天意的复杂情感。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保持坚韧和乐观。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悭】
(形声。从心,坚声。从心,与性情有关。本义:吝啬)。
穷困。
【引证】
王实甫《西厢记》-这是先生命悭,须不是红娘违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