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4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1:44:49
朝乾夕惕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早晨勤奋,晚上警惕”。这个成语形容人从早到晚都非常勤奋和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它强调的是一种持续的努力和警觉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工作态度或生活态度非常认真和谨慎。
在文学作品中,朝乾夕惕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勤奋和谨慎,如在历史小说或传记中描述一位官员或学者的日常生活。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可以用来赞扬某人的勤奋和责任感。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持续改进和警惕性的重要性。
同义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孜孜不倦 反义词:懒散、懈怠、敷衍了事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有所不同,但都与勤奋和懒惰的态度相关。
朝乾夕惕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朝乾夕惕,无敢逸豫。”这里的“乾”指的是勤奋,“惕”指的是警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人的勤奋和警惕性。
在传统文化中,勤奋和警惕被视为美德。朝乾夕惕** 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鼓励人们保持勤奋和警惕,以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鼓舞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懈努力、始终保持警觉的人,他们的精神值得学*和尊敬。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过一位同事,他总是朝乾夕惕地工作,不仅在项目中表现出色,还经常帮助他人。他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了我,让我意识到勤奋和警惕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初露,朝乾惕,
书卷翻飞,笔耕不息。
星光点点,夕惕勤,
梦想之路,步步为营。
在视觉上,朝乾夕惕 可以联想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1.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
2. 【乾】 沒有水分或缺乏水分的。
3.
【夕】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夕,莫也。 、 《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 、 《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日东则景夕多风。 、 《书·洪范·五行》注-初昏为夕。 、 《周礼·地官·司市》-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宋·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 、 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组词】
夕晖、 朝发夕至;夕霭、 夕市
4.
【惕】
(形声。从心,易声。本义:害怕,放心不下)。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惕,惧也。 、 《说文》-惕,敬也。 、 《易·乾》。郑注:“惧也。”-夕惕若厉。 、 《国语·楚语》。注:“惧也。”-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 、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无日不惕,岂敢忘职? 、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行人皆怵惕。 、 唐·李朝威《柳毅传》-愧惕惭惧。
【组词】
惕息、 惕惕、 惕 虑、 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