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2:10
厢官:在古代**,厢官是指管理城市中某一区域(厢)的官员。厢是城市中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厢官负责该区域的治安、税收、市场管理等事务。
文学语境: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厢官常常作为背景角色出现,负责维持社会秩序,如《水浒传》中就有厢官的形象。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厢官一词较少使用,但在讨论古代城市管理或历史话题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领域,厢官是研究古代城市管理和社会结构的重要概念。
同义词:区官、坊官(古代城市中的其他行政官员)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平民”相对比,体现其官员身份。
词源:厢官一词源于古代**的城市行政体系,厢作为城市的一个分区,厢官即管理这一分区的地方官员。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厢官这一职位逐渐消失,但其概念在历史研究中仍具有重要价值。
意义和影响:厢官制度体现了古代**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对后世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情感反应:厢官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社会的秩序和规范,带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经历或故事:在参观古代城市遗址时,可能会听到导游讲解厢官的职责和作用,增加对古代社会结构的理解。
诗歌:
古道旁,厢官巡,
市集喧,秩序稳。
岁月长,职责重,
历史深,记忆浓。
视觉联想:厢官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装剧中的官员形象,身穿官服,手持文书,巡视市集。
听觉联想:可能联想到古代市集的喧嚣声,厢官的吆喝声,以及铜锣的敲击声。
比较:在其他文化中,类似厢官的职位可能被称为“市长”、“区长”等,负责类似的城市管理职责。
总结:厢官作为古代*城市管理的一个特定职位,其概念和职责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厢官的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反思:厢官一词虽然在现代生活中较少使用,但通过对这一词汇的学,可以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对语言学和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
1.
【厢】
(形声。从厂(hǎn)相声。从厂,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厢,廊也。 、 《尔雅·释宫》。孙注:“厢,夹室前堂。”李注:“厢,谓宗庙殿有东西小堂也。”-室有东西厢曰庙。 、 张衡《东京赋》-下雕辇于东厢。 、 唐·韦应物诗-徘徊东西厢,孤妾谁与俦。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