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8 13:5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8 13:54:43
执竿:字面意思是指手持竿子,通常用于描述钓鱼、撑船、测量等活动。基本含义是指使用竿子作为工具或辅助物进行某种动作或活动。
“执竿”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古代的渔猎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钓鱼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因此“执竿”常常与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活动逐渐被边缘化。
“执竿”给人以宁静、平和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自然、放松和简单的生活。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个人经历中,可能曾在假期与家人一起执竿钓鱼,体验与自然亲近的乐趣,这种经历加深了对“执竿”这一词汇的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执竿湖畔,鱼儿轻跃,心随波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湖边,手持钓竿,周围是宁静的湖水和轻轻的风声。音乐方面,可以选择轻柔的古典音乐,如德彪西的《月光》,来增强这种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olding a rod”或“fishing with a rod”,但这些表达更侧重于实际的动作,而不像“执竿”那样带有文化和情感的深度。
“执竿”这一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动作,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深度。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竿】
(形声。从竹,干声。本义:竹竿)。
同本义。竹子的主干。
【引证】
《说文》-竿,竹梃也。 、 《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 、 《管子》-禁藏母拊竿。 、 张衡《西京赋》-竿殳之所揘毕。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组词】
立竿见影;揭竿为旗;竿木、 竿殳、 竿首、 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