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1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11:46
炉气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从炉子或其他燃烧设备中排出的气体,这些气体可能包含烟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成分。在工业生产中,炉气有时也特指从冶炼炉中排出的气体,这些气体可能含有金属氧化物或其他化学物质。
炉气 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炉”和“气”两个字的组合,没有特别复杂的词源历史。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这个词汇在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变得更加精确和具体。
在工业化进程中,炉气的处理和管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它不仅关系到空气质量,还涉及到公共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炉气可能让人联想到工业污染、环境破坏,也可能让人想到工业生产的必要性和工人的辛勤劳动。
在日常生活中,炉气可能出现在讨论家庭取暖、烹饪或工业生产的话题中。例如,家庭使用煤炉取暖时,炉气的排放和处理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诗歌中,炉气可以被用来描绘冬日的温暖或工业城市的景象:
炉气在冬夜里升腾, 温暖了冰冷的窗棂, 工业的烟雾, 绘出城市的轮廓。
炉气可能让人联想到烟囱冒烟的景象,或是炉火燃烧时的噼啪声。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从炉子或燃烧设备中排出的气体可能有不同的词汇,但其基本含义相似。
炉气 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应用。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物理现象的词汇,也承载着文化、社会和环境的多重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
1.
【炉】
(形声。从火,盧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
火炉。
【引证】
《说文》-鑪,金鑪也。 、 《声类》-炉,火所居也。 、 《左传》-邾庄公废于鑪炭。 、 《淮南子·齐俗》-鑪橐埵坊。 、 《韩非子》-奉炽炉,炭火尽赤红。 、 清·张潮《核舟记》-左手抚炉。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